这些2020年最不稳定的股票可能会吸引更多谨慎的投资者

中海油则在4月16日之后完全噤声。

与其他非常规能源开发相似,现在的技术还没有达到使其开采具商业可行性的程度,生产成本太高且缺乏竞争力。日本此次成功从海底分离甲烷气体,标志着日本可燃冰开采技术前进了一大步,但目前产业对于可燃冰的发展潜力和影响仍不确定。

这些2020年最不稳定的股票可能会吸引更多谨慎的投资者

虽然能源紧缺的日本成功成为全球首次通过在海底分解可燃冰取得天然气的国家,但业内人士并不以为然,认为可燃冰难助日本解决能源困局。今年3月,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在日本近海海底成功提取了甲烷水合物。按照JOGMEC的计划,日本已确定了到2018年实现可燃冰商业化生产的宏伟目标。随着技术的进步,深层海底矿藏开采可能会为许多亚洲国家带来非常宝贵的能源,以及它们长期谋求的资源安全。然而,技术正在慢慢进步,深层海底矿藏开采正迅速成为矿物和碳氢化合物开采的新前沿。

每过几十年就会有一种新的能源资源出现,并给世界带来能源革命的希望。许多人相信,明天的能源革命将是亚洲的可燃冰,也就是甲烷水合物。全球范围内油气地质实例对比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要积极推进我国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石油地质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勘探开发技术攻关。

一是与上古生界及新地层中油气成藏相比,下古生界及老地层中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没有本质区别,但因其演化时间长而带来更多的地质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使得油气资源勘探风险增大。基于这种认识,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承办了此次研讨会。三是深化多期构造叠加与演化背景下油气成藏的过程及赋存规律。这些难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下古生界曾经历过或仍处于深层高温高压环境,烃源类型、赋存状态、生烃机制有待进一步厘清,有效烃源判识难度大,资源潜力评价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我国在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方面取得进展,发现了一批大中型油气田。面对这些制约我国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的难题,与会代表在三个方面形成共识。

这些2020年最不稳定的股票可能会吸引更多谨慎的投资者

二是下古生界储层以碳酸盐岩为主,类型多样,有效储层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仍不清晰。下古生界油气成藏在世界油气勘探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是厘清碳酸盐岩有效储层的形成、保存机制和分布规律。下古生界资源潜力巨大,但勘探程度更低。

此次会议,专家学者围绕下古生界及老地层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着重对前寒武系和下古生界古老的含油气系统特征、烃源岩生物与生烃物质、储层沉积-成岩演化及盖层与圈闭对古老成藏体系烃类保存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东半球与西半球离得并不远2011年,美国著名能源专家丹尼尔耶金博士首先提出了有关世界能源新版图和西半球正在取代中东成为新的能源轴心的判断,后来逐渐被归纳为全球能源供应轴心西移、需求重心东移的说法。另一方面则要立足于四大油气战略通道,组织实施好周边能源安全战略,建立安全稳定的区域性油气合作链。尽管石油是全球性商品,可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敢于把自己的石油安全完全交给市场去解决,于是就有了石油外交、石油政治、石油战争等。

加拿大生产的油气长期主要出口美国,现在不得不谋求出口渠道的多元化,美国国内过剩的天然气也有出口压力,增加跨太平洋的石油和LNG贸易是必然选择。2011年美国石油消费8.4亿吨,比峰值时的2005年下降了1亿吨左右,一次能源自给率达到81%,比2005年上升近12个百分点。

这些2020年最不稳定的股票可能会吸引更多谨慎的投资者

俄罗斯的情况也大体相同,国家GDP的30%左右、财政收入的50%~60%、外汇收入的60%以上,要依靠资源性产品出口,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占大头。要买得起,就需与市场打交道,了解市场游戏规则,争取掌握主动权,特别是在定价上的话语权。

编者按:不久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吉平在第六届国际石油技术大会(IPTC)上首次提出要树立全球能源安全链的理念,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和共鸣。以美国为例,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油气供应基本上是安全稳定的,完全可以成为能源独立的一部分。换句话说,稳定可靠的区域性能源合作是谋求能源独立的一条重要途径。特别是那些主要依靠能源产业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大国,一旦遭遇市场需求不足或能源价格大跌,就会给国民经济造成致命打击。当今世界,就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脱离开其他国家的发展而持久发展一样,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做到在不与其他国家发生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能源的完全自给。能源的未来必定更加全球化,能源安全问题也必将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如果简单地用对外依存度来衡量国家石油安全的话,我国显然已处于高风险状态。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产业链支撑稳固的安全链能源特别是石油产业是资金高度密集型产业,是需要花大钱的买卖。

我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去年已接近58%,而且上升势头难以抑制。如何认识全球能源安全链?本期邀请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建中为您解读。

除上述之外,像常规能源与非常规能源、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能源与环境、能源开发与利用等,都是能源安全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能完全脱离其他国家的能源独立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由于受到中东石油禁运的压力,美国尼克松政府就提出了能源独立问题,当时美国的石油消费量仅有1/3需要进口。

全球能源安全链是在世界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对当前全球能源安全问题的高度概括和形象描述,可以成为指导企业今后深化国际能源合作、加快海外业务发展的重要理念。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降至45%,未来15年内可能降至30%左右。任何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都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而能源产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又是重中之重。比如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大国,平均GDP的60%以上、财政收入的70%以上、外汇收入的80%以上依靠石油(沙特的比例更高,分别是70%、80%、90%)。

能源安全是供应与需求双方共同的事人们一提起能源安全,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供应安全,这只是站在了能源消费国或进口方的角度来看问题,主要出于对能源安全供应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可以抓住机遇,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发展空间。

再次,欧洲是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费区,对全球能源市场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特别是欧盟国家在能源市场治理、提高能效等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加强中欧能源合作十分必要。因此,自给率或对外依存度本身并不重要,能源独立的核心是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一度持续增加,到2007年前后,对外依存度达到60%以上。2012年我国进口原油超过2.7亿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

其实,对于能源出口国来说,同样存在着需求安全隐患,而且与供应安全一样重要。全球能源安全链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理念。其次,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等南美国家,油气资源丰富,增产潜力大,况且与中东、北非相比,政治环境较为稳定,法律法规较为健全,是我国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要目标区域。应当说,在西半球,北起加拿大的油砂、美国的页岩油气,南到巴西的深海盐下石油、委内瑞拉的重油等,的确组成了一个新的能源生产供应带,可以帮助西半球解决自己未来几十年的能源供应问题。

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周吉平在第六届国际石油技术大会(IPTC)上首次提出的全球能源安全链理念与上述理念相契合。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也就逐步演变成了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及其价值链的再分配。

如果按照90美元/桶的油价计算,全球每天的石油贸易额就达到50亿美元。近年来,北美地区的油气自给能力不断增强,欧洲油气消费市场持续下滑,而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迫使中东产油国和俄罗斯等不得不向东转移,为稳定油气出口开辟新市场、建立新渠道。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如果单纯以自给率或对外依存度来衡量,美国不可能实现完全的能源独立。因此,我们打造石油安全链,迫切需要增强国际市场运作能力,形成与中国需求相适应的话语权,建立有效的市场价格避险机制。

本周卵石滩最贵的5款车
房产满五年怎么算(房屋满五年如何计算)